厉害了我大中华清凉油 竟成这个国家的硬通货!
埃及是一个拥有“小费文化”的国家。去埃及旅行的时候,除了准备一些埃磅零钱,很多导游还会提醒你带一样中国特产——清凉油。据说,这款来自东方的“神奇药膏”已经成为当地人十分喜爱的小费替代品。清凉油究竟有多“火”?为什么“火”?还有哪些让老外着迷的国货呢?
资料图
要点速读
1、6天送出50瓶,清凉油成埃及旅行的“通行神器”。
2、清凉油原先竟是外交礼品。
3、国货走红海外114信息网MIP移动站,让人买买买关键是品质。
到埃及游玩的中国游客用清凉油当小费。
6天送出50瓶 埃及旅行的“通行神器”
从吉萨金字塔到红海,中国游客习惯用清凉油代替小费。酒店员工、装饰品小贩、海关人员和持AK-47的警察,无一不是清凉油的忠实拥趸。
据刚刚从埃及旅行归来的叶先生介绍,在去埃及前,旅行社就反复叮嘱要带够清凉油厉害了我大中华清凉油 竟成这个国家的硬通货!,旅途才会畅通无阻。在参观卡纳克神庙时,他在复杂的神殿里迷路了。一个埃及导游给他指路,为了表示感谢,叶先生送他一个硬币大小的红色锡盒,里面就装着提神醒脑、止痒止痛的清凉油。在短短6天的旅途里,中国游客叶先生一共送出去50瓶清凉油。
叶先生的埃及游快结束时,所带的清凉油分完了。在胡尔加达机场,还有一名安检员索要清凉油。
中国游客在埃及时常会碰到当地人以拇指划过额头的动作来索要清凉油。一位中国游客就在微博上写道:“真想知道埃及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清凉油,我准备了72盒。”
清凉油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
清凉油作为埃及的“通行神器”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据一名埃及导游说,这样的做法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的外交使团带来的。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代表本国文化的东西就被当做礼品赠送给外宾,其中就有清凉油。后来,用清凉油送礼的习惯就被延续了下来。
中国东北师范大学研究古埃及的学者李晓东认为,中国游客一开始把清凉油带到埃及,是方便个人使用。后来发现埃及人也喜欢清凉油,才发展到把清凉油作为小费。埃及非常热,在当地的天气下使用清凉油是很舒服的,他们喜欢清凉油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不仅埃及人喜欢,许多外国友人在使用了清凉油后都赞不绝口,清凉油已然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美国某购物网站销售的中国风油精和清凉油美国亚马逊购物还是中国亚马逊购物好,销量和评价都不错,价格约为8-10美元。
墙内开花墙外香 老外都追捧哪些中国货
随着出境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游客“爆买”的新闻常见诸报端。在中国人越来越热衷于海外购物时,外国人却为中国的一些国货“着迷”。可以说,这些走红海外的“国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国制造”只是“低等品”和“廉价货”的偏见。
资料图
老干妈
“老干妈”是中国知名的调味品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售价也只属平民阶段,绝对算不上是奢侈品。但是在美国,这是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在“亚马逊”网购“老干妈”,价格为 10-20美元不等,说是奢侈品并不为过。甚至还有海外的“老干妈”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成立了爱好者协会,有一千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员!
资料图
飞跃鞋
提起飞跃鞋美国亚马逊购物还是中国亚马逊购物好,我们可能会想到“臭球鞋”、“胶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种白色的、有红蓝花纹、黄色牛筋底的球鞋,在街头随处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运动品牌进入中国,飞跃鞋渐渐被人们遗忘。2008年,好莱坞男星奥兰多·布鲁姆在纽约街头拍片时穿了一双飞跃鞋,被遗忘的飞跃鞋再次进入国人的视野。经过法国人收购后,20元的飞跃摇身变为售价50欧元的潮鞋。
资料图
大宝SOD蜜
大宝SOD蜜是很多中国人的居家必备品。它价美物廉,是许多中国人的冬季“护肤神器”。但是在日本1瓶大宝的售价高达2000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要120块左右,所以外国人来中国也会带一堆平价“大宝”回国,就像一些中国人在国外疯狂买买买一样。
资料图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不但是国人夏季的必备良药,更是风靡到了国外。关于藿香正气水的走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朋友一年到头拉肚子,什么西药办法都用了,几十年不见好,一位华侨拿了一些藿香正气水给他,喝下去后拉肚子就治好了。后来,藿香正气水在美国是大行其道,生意好得很。
资料图
马应龙藿香痔疮膏
马应龙是一家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凭借出色的疗效在外国友人当中深受好评。美国亚马逊购物网站的评论区里,外国友人极尽溢美之词来赞扬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美国亚马逊网站网友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评论。
美国亚马逊网站网友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评论。
美国亚马逊网站网友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评论。
痰盂
当然,也有一些产品的走红让国人看了也目瞪口呆。老外竟然喜欢用中国80年代畅销的红双喜痰盂,还是用来喝啤酒、当果盘,他们认为上面的大红喜字有吉祥的意思。
外国友人用痰盂喝啤酒。
结语
国货在海外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获得国外消费者的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品质是它们成功的共同秘诀。它们靠品质一点一滴将口碑积累起来,经由互联网的传播获得了放大效应。这正是未来的“中国制造”们走出国门、打造品牌市场时值得借鉴的地方。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