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地球生命演化的轨迹,探究物种更迭历史的奥秘。数百种五彩斑斓的蝴蝶争奇斗艳,形态万千的贝壳珊瑚琳琅满目,500余种鸟类标本中,仅“乌鸦”就有十种,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旁,就有这样一座动物多样性的宝库–国家动物博物馆。
进入国家动物博物馆,一头悬浮在空中的巨大的蓝鲸骨架迎面而来,不禁让人惊叹于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从毫米大小的虱子到12米长的布氏鲸,每年6500件藏品对外展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国家动物博物馆,有着名副其实的殿堂级地位——亚洲最大的动物专业博物馆。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我们整个动物研究所,还有标本库,我们的标本库,有八百九十多万的标本,如果涉及濒危物种的话,整个的馆藏量有二十多万。
观众来到博物馆,最好奇的就是镇馆之宝。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呢?在濒危动物展厅入口处,大名鼎鼎的“长江女神”白鱀豚,凝固着它曾经最美的神态。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它其实已经消失了,为什么说它珍贵,正是因为这个件标本,它一方面印证了一个物种和这个时代的一个变迁,历史的一个变迁,在我们地球上在很多的地方,人类的滥捕乱猎,导致很多物种成为了濒临灭绝的物种。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资源库,现在还珍藏着上个世纪两号白鱀豚头骨标本。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执行主任、研究员 陈军:这个头骨标本呢也是经过了处理,上面呢都没有肌肉和机体组织,都是骨骼保存在这儿,现在这个物种,是极度濒危,在长江里是很长时间没有发现活体的了,我们这两号标本,显得特别的珍贵。
2002年7月,最后一头白鱀豚‘淇淇’去世,科学家宣布有着2000多万年演化历史的长江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其实来国家动物博物馆,最大的看点还是大批濒危动物标本。朱鹮、麋鹿、华南虎、云豹、金猫、白头叶猴等上百种动物,都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危级、濒危级的物种。国宝大熊猫在这里,还真排不上号。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像上面这藏狐,这都是网红啊,因为它大方脸,小眯缝眼儿,所以这个都是非常有名的。我们老说虎豹豺狼,但现在你在野外几乎很难见到豺,豺甚至比大熊猫还珍贵。
徜徉在国家动物博物馆9个常设展厅,观众可以零距离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许多有趣的知识,就藏在细节的观察中。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麋鹿为什么叫四不像呢?一定要注意看这个细节,麋鹿的角,他分叉是向后的,而其它的鹿角都是向前,麋鹿脸比较长,它更似马,但非马,它生活在沼泽,蹄子非常大,似牛非牛,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这尾巴,所有鹿的尾巴,只有麋鹿的尾巴最长,所以尾似驴非驴。
国家动物博物馆不仅是座国家宝库,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让观众感受到自然之美,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多彩地球。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通过这些标本,你更好地去认识我们周围的生命,你过去很熟悉的,但其实你忽略的,我们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一鸟一兽都值得你去关注,都值得你去爱护。
昆虫微观世界 鸟类别样之美
国家动物博物馆每一个展厅,都是一座浓缩了动物界精华的宝库,千姿百态的鸟类,争奇斗艳的蝴蝶,大自然的清道夫昆虫,再现各类动物在自然界所扮演的角色。精彩远远不止于此。它们都在等着你来“打卡”。
全世界有1.1万种鸟类,我国约有1500种,国家动物博物馆鸟类展厅就展出了500余种,容纳了我国三分之一的鸟类物种。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基本上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原型,比如像白鹤,这都是极危级的 像东方白鹳,像我们的朱鹮,棕尾虹雉,绿尾虹雉,马鸡,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鸟类。
国家动物博物馆鸟类标本种类不仅藏量丰富,而且时代久远,来自安徽省安庆县的凤头麦鸡,是中国最早采集的鸟类标本之一,距今已有152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执行主任、研究员 陈军:它还保存的非常完好,不仅有科研的信息,而且还有历史的信息,通过一些科学技术手段,还可以获得当时这个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这方面的一些很多重要的信息。
戴胜鸟头顶多彩羽毛,成为祥和快乐的化身;白鹤高洁寓意长寿,传统文化里的“松鹤延年”,更多寄托的是人们的吉祥祝愿。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当你想了解我们中国由哪些生物多样性,中国的野生动物的丰富的程度,来这里看是最合适的。
蝴蝶和昆虫展厅可以说是青少年的最爱。昆虫虽小,但昆虫纲却是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蝴蝶的“外衣”不仅有着最艳丽的颜色,而且它们还是自然界中的拟态大师,形似枯叶、又如眼睛,让人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这些蝴蝶家都认为是会飞的花朵,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色,它并不是直接产生了化学的色素,而是通过反射,折射,大家看到的是很多金属光泽的,尤其是像蓝呀,紫色都是反射出去的光。
科学的精彩绝不受限于一座博物馆本身。国家动物博物馆每年,向观众展示各类动物标本6500余件,通过标本实物、生态环境重现等科技手段,把动物学知识、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有机地贯穿在整个展示过程中。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我们本身的展览展示以外,还有很多的科普活动,包括我们的科普讲堂啊,我们的博物馆奇妙夜,我们有很多野外研究基地,很多的青少年 社会公众,可以直接参与科学家的研究项目,可以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当中来。
据了解,国家动物博物馆目前限流开放,观众可通过“国家动物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参观。
展示动物生命活态
在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北侧,还有一个重要科研基地—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整座大楼都是用来保存892万号动物资源标本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昆虫标本、清皇宫动物标本和国礼标本是最富有知名度标本收藏。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是我国最悠久的标本收藏机构,收集的标本覆盖了我国所有的省区,占有我国近70%的动物标本资源和近90%的已知动物物种。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执行主任、研究员 陈军: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里边儿保藏着892万号,采自咱们国家各个地区以及周边二十多个国家的各类动物标本,比如说这个标本,这一溜都是旱獭,喜马拉雅旱獭
动物标本作为科研用途,采集后制作需要极为复杂的工序流程。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执行主任、研究员 陈军:我们在获得这个新鲜的标本以后,把里边儿的内脏肌肉,骨骼全取出来,再用棉花填埋,我们把它叫假剥制标本,这一层保存的有六万多件各类哺乳动物的标本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现有鱼类及两栖爬行类标本分馆、无脊椎动物标本分馆、兽类标本分馆、鸟类标本分馆、昆虫标本分馆和标本数字化分馆。约占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收藏总量的三分之一。”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执行主任、研究员 陈军:在现代科学家的眼里,它其实也是活的,不管是分子生物学,还是其他新的技术,可以获得很多它在当时生活状态时一些基本信息,以及他当时生活的那个环境下边儿的一些基本信息。从标本馆到博物馆展陈上线展出,让动物保留它原有的生命活态,背后是科研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努力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全部都是姿态标本,你看这个姿态是跳跃的,整个这个姿态,细节包括眼睛,各种的行为是不是符合自然的,符合它本身原生态的,反映它的生活。越逼真,这件标本就越成功,
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动物的每个动脉,每束肌肉,通过塑形,凝固成最美的瞬间。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张劲硕:我们把它变成标本,更多的是长久的去保存,让社会公众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了解动物和人之间,每件标本其实都有它的故事,人和自然到底如何相处。
北京动物博物馆攻略(走进动物多样性的宝库)
2022-07-30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