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妈妈都急死了,两个3岁多的小朋友妈妈凑在一起大倒苦水。
“你家长个了吗?我家怎么不长啊。”
“别提了,我刚去儿童医院检查了,所有项目都查了一遍了,结果一切正常,就是不长个。”
“我家每天吃好多肉啊,还是90几公分一动都不动。”
“医生说了,我家孩子是遗传。我和他爸都是一米6几,爷爷奶奶才一米5几。但医生劝我们放宽心,孩子还是有机会逆袭的。”
关于孩子们的身高,爸爸妈妈总是充满各种担忧和疑问:
我们家明明都不矮啊,为什么孩子长不高呢?
我家老公不高,不会孩子也受遗传影响吧。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深扒一下长高这回事儿。
01长高的误区
1.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
有个妈妈哭诉:我孩子又瘦又矮,我婆婆非得说是我太矮了,孩子随我。
不,关于长高这件事儿,妈妈绝不背锅!
就像前面那个担心孩子身高的女同事,个子不矮,有165cm。
但是呢?老公也一样高,只有165cm。
而且公公的身高也不高,还不到160cm,这就导致他们一大家子身高都在160cm左右,拍照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其实啊,父母两个人共同决定孩子约 70% (父母各占一半)的身高。
换言之,假如妈妈有170cm,爸爸却“不争气”,孩子也照样受到身高困扰。
2.不长个,多吃点肉、营养品不就行了?
很多老人说,孩子不长高,多喝点骨头汤啊,多吃点肉,补点海参之类的。
看起来都是“大补”的食材,可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食补”的误区。
因为儿童每天的营养摄入是有限度的,包括糖分、盐分摄入的适合量都是和成人有区别的。
如果把儿童饮食成人化,可能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诱发性早熟,让孩子的骨骺线提前闭合,停止或延缓生长。
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如果长期服用,会引起儿童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上升……
吃得多,吃得“好”,并不一定是好事。
3.孩子身高靠遗传,父母不高,孩子没戏?
虽然说,长高这件事,很大程度是由父母决定的。
但别灰心,还有逆袭的机会!
专家说了:孩子身高,70%由基因决定,剩下30%受环境影响(比如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
一句话概括: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先天条件不好,后天就要努力奔跑。
02抓住「春季」长高黄金期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
春季,是一年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约是秋季的2-2.5倍。一年长高高度的60%-80%都集中在这个季节。
只要打开方式正确,一个春天,长高6-10cm,不成问题!
1.保持充足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俗话说得好,最好的医生是睡眠。
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睡眠更重要了,尤其是对于长高来说。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长高的秘密法宝“生长激素”了!
生长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肽类激素,它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蛋白质、骨关节软骨和骨骼软骨的合成。
如果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巨人症,如果分泌过少,就容易长得矮,这真是一个“甜蜜的烦恼”。
不过,正常孩子只要保证充足睡眠,生长激素的分泌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
生长激素有两个分泌的关键时间段:
一个在夜间10点到凌晨1点,会达到高峰;
另一个分泌旺盛时间段是早晨5-7点。
在这两个时间段尽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2.每天坚持20分钟运动
运动后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会明显增加,还可以提高体内维生素D的产量,加速钙、磷的吸收。
所以,趁着天气正好,别总让孩子闷在家里,可以多做一些户外运动。
给大家推荐一下适合孩子长高的运动:
跳跃性运动:跳绳、篮球、羽毛球、跳高、游泳、健美操、舞蹈、滑雪……
伸展运动:压腿、体前屈、横竖叉……
核心力量练习: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
选定了运动类型之后,还需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每日至少应保证20~40min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
5~17 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要累计 1 小时中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要 3 次……
3.合理膳食
妈妈们在注意孩子一日三餐的同时,更要注意营养比例的均衡。
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少让孩子吃甜品、饮料、零食、垃圾食品。
尤其是过量的甜份摄入,会导致孩子早发育,骨骺线提前闭合。
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海鲜、鱼肉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尤其可以让孩子多摄入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茼蒿,香椿,西兰花,蘑菇;含β-胡萝卜素的,如菠菜、胡萝卜、番茄、芒果等也是很好的选择。
还可以参照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3岁儿童每天奶的总摄入量约为2杯(480ml),4-5岁儿童每天约为2.5杯(600ml)。
当然啦,所有的长高方法都不会立竿见影,马上奏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孩子抓住春天生长黄金期,不误成长的时机。
参考资料:
「1」http://www.howsleepworks.com
「2」Li, Miao-Xin, et al. "A major gene model of adult height is suggested in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49.3 (2004): 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