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知足者常乐!这句话道出了人们保持快乐的真谛! 被我们一直沿用至今。
知足常乐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字面意思为:要安于现状,懂得知足才能快乐,反之就会产生很多烦恼。
但这样的解释在如今却有很多人投反对票,原因是他们认为“知足”是让人懒惰的借口,也是掩盖一个人懒惰的说辞。想想这样的解释也不无道理,在一个快速更新迭代的社会,如果一个人事事都知足的话,你怎么能跟上别人的脚步?
若心中常常想着知足常乐,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早晚会跑到你的前面去。
科学家维勒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金属,他查阅了很多资料,觉得和镙很象,便认定它是镙。正当他欣欣自喜的时候,瑞典物理化学家肖夫斯特姆却不这么认为,一探究竟之下发现了一种新物质。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由此可见,如果科学家们都满于现状,那么有些科学原理很可能被推迟很多年才会问世,他们本人也会遗憾终生。所以当今有很多人对“知足常乐”不以为然。
究竟为何“知足常乐”被人误解?老子的本意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平衡欲望和快乐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看待懒惰和知足的区别?
知足常乐是用来治疗偏执症
知足常乐在《道德经》原文里是这样写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意思大概是:
人的罪过没有比不正当的欲望更大的,人的过错往往起源自你想得到你不该知道的东西,如果知道哪个边界你该停下来了,才能得到永恒的满足。
这是老子经验的总结,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历史上由于不知足产生的悲剧不断上演,其中最令人熟知的就是西周最后一个王 周幽王。
不知足,拿国家存亡换取美人一笑
周幽王在攻打褒国时,因为敌国战败又怕周幽王赶尽杀绝,便赠予周幽王一美女,以致周幽王数月不理朝政。但此女却一直郁郁寡欢,愁眉苦脸,像得了抑郁症一般,为此周幽王听了宦官进言,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本来这烽火是为了防范戎族入侵之用,可周幽王为博得美女一笑,执意下令点燃烽火台,狼烟四起之时,各路诸侯纷纷赶到,有的甚至连鞋都未穿,可结果却是一场儿戏,各路诸侯被当成了哄女人的“工具”。导致诸侯们对周幽王失去信任,真实戎族入侵时,无人再来援助,最终导致了西周的覆亡。
如果一个人富有四海,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他的征服欲,控制欲就会比其他人更强。西哲有句话:上帝想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正是由于不知足、不正当的贪念,导致悲剧的发生。
唐僧过不去的坎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可谓是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在九九八十一难后差点得抑郁症。原因是他在最后一难渡通天河时,唐僧没有完成老龟所嘱托之事,老龟怒沉经文。唐僧面对有些经书被水打湿或残缺,抑郁悲伤不已,最后孙悟空劝说道:“师父,不妨事,天地本无全,经文残缺也应有不全之理”。这样一听,唐僧心里那道坎才过去。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同样人生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要懂得取舍和知足。
知足常乐其实是一种人生心态
“知足常乐”对于大人物来说,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对于小人物说,不要做斤斤计较的完美主义者,这样往往容易因小失大;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讲,“知足常乐”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能得到的尽量争取,得不到的要学会释怀。因此,“知足常乐”最好的理解在于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不合理的欲望,这才是正确的“知足常乐”之道。
学习也是一样道理
很多名人已经为我们做了榜样,孔子说:学而不厌。荀子说:学不可以已。齐白石90岁时,已经是一个有名的画家,但他“不叫一日闲过”,明朝著名学者古稀68岁拜53岁的王阳明为师,李鱼不满足老师的答案,亲自去实地考察,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因此,他们在名人的头顶上又加了一道光环。
古今名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在一个快速更新迭代的社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你更自信的走进新世纪,学习是你一生都该坚持的事情。学海无涯,学习家与你为伴,书山有路,学习家一生相随。